2020年10月11日,第一届“经典与时代”人文学科青年论坛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931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以及清华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哲学动态》与《中国哲学年鉴》编辑部承办,京内四十余位学者参与。现场气氛活跃,与会学者积极充分地交换了意见,达成了许多建设性的共识,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论坛首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张志强研究员致辞。张志强研究员表达了对各位与会学者的热烈欢迎,以及哲学所开放共享的初衷,他希望社科院哲学研究所能够成为人文学者交流对话的平台,以此发挥哲学所在哲学界中的中坚作用。随后,与会学者分别从人文学科与我们时代的问题、青年学者与学术体制、青年学者与人文教育三个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在主题三“青年学者与人文教育”研讨环节,我院教师李涛博士结合教学情况谈了自己对“经典与时代”和“人文科学”两个问题的个人看法。
李涛博士认为,我们在谈论“经典与时代”时,是否更多还是要回到“古典与现代”这个古今之变的基本问题。对于正处于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来说,对比古典与现代的经典著作来思考当下中国的处境可能更切身。在开设“哲学导论”的过程中,李涛博士就着重从古今之变这一视角来设计教学内容。在第一次课“哲学发问的起点”引入和最后一次课“哲学与生活”总结之外,总共设计了七个专题,分别是自然哲学、逻辑学、第一哲学、知识论、灵魂论、伦理学与政治哲学,关乎自然、论证、存在、知识、灵魂、幸福与正义这些问题,每一个专题又分为一次古典一次现代。每一个专题都选取古典和现代的一个或几个最经典哲学文本,试图通过直接分析经典哲学家的经典文本,从而勾勒出古典与现代成型时期对每个专题问题的代表性回答。希望既给学生传达出古典与现代这两个思考问题的基本模式的差异性,也体现出古典与现代内部各个二级板块思考问题的联系性。
李涛博士认为,我们在谈论人文科学或人文精神时,是否要围绕一个中心点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四门人文科学似乎各有各的面向,不容易向学生传达一个较为明确的人文精神。在开设“西方古典著作导读”的过程中,李涛博士就着重从人文科学-实践科学的视角来选取文本。最终选取了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作为精读对象。亚里士多德的这门学问,可以叫做实践科学或实践哲学(包含伦理学与政治学)。亚里士多德明确提出这门科学也可以叫做“人的哲学”,是后世“人文哲学”或“人文科学”的来源。亚里士多德的人文科学讲求在美好与美德中追求至善,全面处理美德、情感、正义、爱、快乐与幸福等实践人事问题,其中所传达的人文精神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文:李涛
20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