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
当前位置 : 首页 -> 师资队伍 -> 正文

李涛

2025-03-19 作者: 浏览量:


一、个人简介

李涛,男,汉族,祖籍山西省应县,19715月出生于河北省承德县,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电子邮件:litao-zxs@cass.org.cn


二、个人简历

19715月出生于河北省承德县。

19789月至19839月在河北省承德县3540工厂子弟学校读小学。

19839月至19899月在河北省承德县第一中学读初中和高中。

19899月至19939月在天津市南开大学哲学系读大学本科,获哲学学士学位。

19939月至19969月,在北京市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向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哲学硕士学位,导师为曹玉文。

19969月至19997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与现实方向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哲学博士学位,导师为施德福。

19997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工作。

在哲学所工作期间,20004月至200012月在哲学所科研处锻炼,从事外事工作;20018月至20028月由哲学所派遣到韩国天安市湖西大学中国学系担任汉语教师;20038月晋升副研究员;2011年起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硕士研究生导师;20129月至201910月担任哲学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党支部书记。202011月起担任党支部纪检委员。


三、主要研究经历

1.“试析德拉·沃尔佩对马克思方法论的理解”(硕士学位论文,1996年)。

2.“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评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主持人曹玉文),本人为课题组成员,本人写作部分完成时间为1996年。

3.“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及其哲学基础”(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

4.“民主社会主义及其哲学基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托研究课题的子课题,主持人施德福),本人为课题组成员,本人写作部分完成时间为1999年。

5.“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政治意识形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999年所级课题),本人为课题主持人。

6.“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2001年院级重点B类课题,主持人吴元梁),本人为课题组成员。

7.“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源头——马恩全集(MEGA)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院级重大A类课题,主持人魏小萍),本人为课题组成员。

8.“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哲学基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2年委托研究课题,主持人吴元梁),本人为课题组成员。

9.“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003年所级课题),本人为课题主持人。

10.“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多卷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院级重大A类课题,主持人吴元梁),本人为课题组成员。

1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首席专家梁树发、赵家祥、庄福龄),本人为课题组成员。

12.“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李景源等),本人为执行研究员(2011年至2014年)。


四、主要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2.马克思主义史;

3.国外马克思主义。


五、主要科研成果

1.书评《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约2千字。

2.书评《应当重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研究——评〈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恩格斯与科学社会主义专刊”,约4千字。

3.综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北京大学文科96级博士生对现代西方思潮评析综述》,与谢龙合作,《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全文约1万字。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

4.专著《西方人看马克思主义》(曹玉文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本人承担第七章“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约6万字。

5.编著《现代西方社会科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本人担任哲学部分的主编。

6.书评《面向新世纪的新教材——评国家教委“九五”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第1期,约4千字。

7.综述《总结五十年,走向新世纪——“新中国哲学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述要》,《哲学研究》1999年第12期,约3千字。

8.“重读马克思”笔谈《“回到马克思”:一个可疑的口号》,《哲学研究》2000年第4期,约2千字。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

9.理论宣传著作《跨入新世纪的宏伟蓝图——“十五”计划的建议学习读本》(王洛林主编,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本人承担第十五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约1万字。

10.专著《世纪存疑 哲学伦理学卷》(王生平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本人承担“新思维”条目,约5千字。

11.年鉴《中国哲学年鉴2000年》(哲学研究杂志社2001年版),本人承担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列宁哲学思想研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再认识”、“毛泽东晚年失误的理论根源探讨”,哲学原理部分“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回顾和前瞻”(与杨学功合作);本人承担部分约1万字。

12.年鉴《中国哲学年鉴2001年》(哲学研究杂志社2002年版),本人承担新书选介《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约1千字。

13.理论宣传文章《实事求是的楷模 与时俱进的典范——学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与吴元梁合作,《光明日报》2002919日第一版,约8千字。此文删节版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2108日。

14.理论宣传文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21128日第一版,约2千字。

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哲学观念的变革”笔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哲学研究》2003年第2期,约1.5千字。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

16.理论宣传文章《理论要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读〈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与李景源合作,《人民日报》2003320日,约3千字。 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困惑与创新”笔谈《马克思主义哲学能成为元哲学吗?》,《社会科学报》200365日,约1千字。转载于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办的网络刊物《思想理论信息》第30期(2003620日)。

18.“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笔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结构和功能》,《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年第2期,约2千字。

19.“MEGA研究”笔谈《MAEGA中国工作站:一次难得的机遇》,《哲学动态》2003年第11期,约2千字。

20.理论宣传文章《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与吴元梁合作,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月,约5千字。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主办《社科党建》2004年第3期。

该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征文”三等奖。

21.专著《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哲学基础》(吴元梁、杨学功等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5月),本人承担第六章“科技观与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约35千字。

22.“中国社会科学院纪念五四运动85周年”笔谈《马克思主义与新文化运动》,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主办《社科党建》2004年第5期,约3千字。

23.论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特性的思考》,《河南日报》200493日学术版,2千字。

24.综述《在世界范围内全球化对左翼的挑战——德国特里尔学术会议综述》,与聂运麟合作,《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约5千字。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2005年第4期;教育部和华中科技大学主办《国际学术动态》2005年第3期。

25.调研报告《主打长征牌 建设新于都——于都红色文化调研报告》(执笔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008年赴江西赣州国情考察调研报告分报告之一,约1万字。

26.调研报告《弘扬长征精神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008年赴江西赣州国情考察系列论文之一,约5千字。

27.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吴元梁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本人承担第二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苏联的演变”,共六章,约25万字。

该书4次获奖。⑴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荐,2011年底入选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⑵2012年在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共同举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优秀理论研究成果”评选中荣获著作类一等奖;⑶2015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专著类一等奖;⑷2016年获“第九届(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28.调研报告《创建和谐社会中的劳动—分配关系》(主持人魏小萍),该报告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2010年赴河北省石家庄市和湖北省武汉市国情考察调研报告,本人承担部分约1万字。

29.研究报告《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报告(2010-201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本人承担“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前沿报告”中“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哲学思想以及苏联、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部分,约1万字。

30.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本人承担第八章中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约2万字。

31.调研报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林区的可持续发展——以黑龙江伊春为例》(2012年),与崔唯航、毕芙蓉合作,本人承担部分约2.5万字。

该调研报告收入谢地坤、李俊文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反思》(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32.研究报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研究报告(201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本人承担“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前沿报告”中“列宁哲学思想和苏联、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部分,约8千字。

33.综述《中国俄罗斯哲学研讨会综述》,与毕芙蓉合作,《哲学研究》2013年第3期,约5千字。

34. 研究报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研究报告(201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本人承担“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前沿报告”中“列宁哲学思想和苏联、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部分,约6千字。

35.论文《恩格斯晚年的社会主义观研究》,载《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4年秋季号(总第13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约15千字。

36. 研究报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研究报告(2013201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本人承担“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前沿报告(20132014)”中“列宁哲学思想研究的新进展”部分,约4千字。

37. 词条撰写: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第3版(网络版)修订和撰写了关于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词条4个,本人的撰稿工作完成于2016年,本人工作量为4675

38. 词条撰写:2018年初完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哲学名词”的审定工作,本人写作了67个哲学名词词条,工作量约1万字。

39.论文《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演变和理论文献述评(上)——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研究概览》,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615日,该文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转载。

40.论文《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演变和理论文献述评(下)——关于苏联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争议》,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615日。

41.论文:《哲学园地里新美夺目的硕果——读聂暾的哲学著作〈中圆哲学•中国文化的基因〉》,《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9828日。民间哲学刊物《哲学创新通讯》2018年第12期。

42.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形态和借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吴元梁、李涛、徐素华、欧阳英、毕芙蓉、张立波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9月出版。全书41.9万字,本人写作部分约7万字。

43.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基本文献研究》,郝立新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7月出版,本人承担该书第二编第一章“列宁和苏联马克思主义基本文献概况”,约3万字

44.专著《文本中的语境与文本研究的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2)视野下的文本、思想与现实》,魏小平主编,李涛、欧阳英、贺翠香、毕芙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12月版。全书33万字,本人写作部分约6万字。

45.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在俄国、苏联和当代俄罗斯的演变》(吴元梁主编,魏小萍副主编,李涛主编助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12月版,48万字。


六、其他学术活动与社会活动

12000年初,参与起草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交办文章《怎样把我院建设成良好的学术园地》初稿,约4千字;

220005月,参与起草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交办文章《实事求是 积极探索 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人民日报》2000101日,《求是》2000年第19期)。

32000年秋季,参与筹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

420013月中旬至4月中旬,受哲学所派遣,担任200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哲学组学科秘书。

520015月参与起草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交办任务——《给“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的贺信》初稿,约1千字。

620015月至6月,与干春松、杨学功合作编辑论文集《不竭的时代精神——步入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720016月,参与起草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交办任务——200187日某讲话稿初稿。

820018月至20028月,由哲学所派遣到韩国天安市湖西大学中国学系担任汉语教师。

920038月,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组织的,在山东省烟台市和威海市举办的青年骨干培训班。

1020043月至5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协助工作,参与起草某“汇报提纲”。

112004年,为哲学所主办的“中国哲学大会”起草某讲话稿初稿。

1220049月,到德国特里尔市参加“在世界范围内全球化对左翼的挑战”学术研讨会,做英文发言。

1320055月,参与中共中央办公厅某组某课题调研。

14200511月,参与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考试中心审题工作。

1520083月,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江西省赣州市进行的国情调研。

1620097月—8月,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主题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²)研究”。

1720103月,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进行的国情调研,主题为“创建和谐社会中的劳动—分配关系”。

182011年开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指导硕士研究生;20123月~6月,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研究生讲授专业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史”;9月~12月,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2012810日~14日,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黑龙江省伊春市进行的国情调研,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林区的可持续发展”。

20201295日~14日,随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代表团到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进行学术访问。

212012109日至2013122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处级干部培训班脱产学习,学习鉴定等级为优秀。20121112日—20日,随同党校培训班到云南参加国情调研。

222013530日至64日,随同哲学所单继刚研究员和周广友博士到浙江省衢州市属江山市新塘边镇勤俭村——中国著名的“农民哲学村”进行学术调研。

23. 20139814日,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瑞典皇家文字学、历史学与考古学院的协议,随同哲学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魏小萍研究员和欧阳英研究员到瑞典斯德哥尔摩进行学术调研,主题为“瑞典马克思主义与福利社会调研”。

2420092月至201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主管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通州华兴园青年公寓“青年活动站”担任青年志愿者和负责人之一。

252008年起担任《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课题的学术秘书,2014年起担任该课题结项成果出版的主编助理,协助主编吴元梁组织各卷的写作和出版工作。

262009年起担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形态和借鉴》课题的学术秘书,2014年起协助主编吴元梁组织该课题结项成果的出版工作。

272016102124日,到南京参加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年会,提交论文。

282016年,撰写马泽民同志生平,登载于哲学所网站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微信公众号。

292016年开始,写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写的历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综述中“列宁哲学思想研究动态”部分,每年工作量约2千字。

302017731日~87日,到云南参加国情调研,主题为“一带一路和文化建设”。

31.承担《哲学所所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写作任务,2019年上半年完成了初稿共3章约10万字,2020年进行了修订。

32201910月,担任第二届“贺麟青年哲学奖”的初审评委,评阅论文8篇。

3320191114日,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口述史”项目,访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徐崇温先生。

3420201215日,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室学科建设座谈会,作为宗教所所外专家发言。

352021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哲学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和哲学所人事处(老干部办公室)共同承办的“纪念吴元梁先生逝世一周年”学术思想座谈会在京举行。本人主要承担了此次会议的组织和会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