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学晶,女,汉族,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艺术学、艺术哲学、审美教育、人文艺术通识教育
讲授课程:艺术概论、美术鉴赏、中国艺术史、中国绘画史
专业背景:
2003.9—2006.7,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美学专业艺术哲学方向,获哲学博士学位,导师滕守尧教授。
2000.7—2003.9,厦门大学中文系艺术学专业艺术原理方向,获文学硕士学位,导师易中天教授。
1996.9—2000.7,厦门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学术成果(论文、著作):
(一)论文:
文章:
1.谁是世界上最智慧的人,(意)艾米莉阿诺·狄马可《谁来回答为什么》序,吉林出版集团,2016年1月
2.童年时,你在做什么,(意)艾米莉阿诺·狄马可《为什么要问为什么》序,吉林出版集团,2016年1月
3.写写画画也哲学,(意)艾米莉阿诺·狄马可《给小哲学家的101个游戏》序,吉林出版集团,2016年1月
4.《油画艺术的风语者》,《团结报》2017年4月1日
5.《故里山花此时开也——关于<如何看中国画>》,《团结报》,2017年4月29日
文化艺术类纪录片撰稿:
1.纪录片《梅兰芳》撰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2004年
2.纪录片《故宫》撰稿,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2005年
3.纪录片《敦煌》撰稿,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2009年
(二)著作:
1.《目光在何处——关于绘画》,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2.《艺术的特征》(合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3.《葡萄月令:汪曾祺作品导读》,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2013年4月
4.《织席记:孙犁作品导读》,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2014年4月
科研项目:
1.北京公共艺术教育资源在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整合与利用,“直观”教学法在《中国艺术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考察-研讨-呈现”小组教学法在《中国艺术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三项研究作为子项目隶属于集体项目:依托史学类通识课程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创新与实践(2014年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中国艺术课程手作体验专题课引入与文创产品开发的可行性研究(2016年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
3.《中国艺术史》博物馆创意课程设计(2017年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
4.创意写作:艺术教育与博物馆细部构建机制研究(2018年北京市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共建项目—科研项目)
5.以实践和创新为导向的艺术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研究(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级科研项目)
6.听讲、研讨与写作:《艺术概论》教学互动模式研究(2019年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寄语:
培蓄精神,涵养性情,广学多闻,知行合一。
电子邮件:chenxuejing@cass.org.cn